用台灣傳統工藝織出一片未來──苗栗苑裡「藺子」,用草香編織好生活
by 昭編
採訪撰文/Simatnaw 攝影/Cheng Chen
苑里火車站附近,有間樸實而充滿草香的陽光小店「藺子」。店裡擺放著的,是在苗栗一帶有兩百多年歷史的藺草手藝製品,相傳從平埔族其中一支─道卡斯族開始流傳,還曾外銷日本廣受歡迎,往昔每戶的女性都會這項手工藝,同時也是鄰近鄉鎮重要的經濟來源。店內除了草帽,還拓展到手機袋丶書封等等應客人要求生產開發的不同項目,甚至有耳環丶項鍊等飾品,創辦人之一的廖怡雅透露近日就有人特別訂製了項鍊,要用來求婚表達情意(預祝成功)。
未識苑裡藺草前
採訪之前,認為廖怡雅是苑裡在地人,一問才知,雖然她是南部人,但唸大學前從沒到過苑里。大三時在老師的帶領下來訪,才知道台灣有「藺草編織」這樣的技術存在。回憶第一次到訪,她看到阿嬤們坐在地上聚精匯神丶指間靈動著編出成品,那樣的氛圍代表某個時代的印記,像是農人的勞作與土地緊密結合那般和協,充滿了創造力。也許是受到創造活力感染,她很快地在假期時回返打工,做進一步的接觸。那時的她在學校學的是設計,吸收著新的設計思潮,但對於未來卻是還待摸索的。就在她畢業時,剛巧有社區營造的工作機會,將她留了下來。
「一開始進社區我不知道要幹嘛。」怡雅率直地承認那時的懵懂。說到底,是人與人之間的情分留住了她,苑里有著台灣一般鄉鎮的狀況:青壯人口普遍外移,很多都是老人家獨自留守。而這裡特別的是,許多女性長輩自小練究一手編藺草的好技藝。「我從小是阿公阿嬤帶大的,我很習慣和老人家相處。」她就時常與這些長輩聊天,自然而然地聽了許多故事,學了相關藺草知識,在推廣或聯繫工作時都和居民們形成了很好的默契。她也見證了當阿嬤們被當作職人敬重時,那份成就感讓她們重振精神的喜樂。
友人口中執著丶死腦筋的怡雅,在苑里一待十多年,第一份工作在這裡,學著提案丶經營丶管理也都在這裡,甚至用這些年累積的能量打造了在地的品牌,將傳統打造出新的形象,在這裡創業,以及成為苑里的媳婦。她的回憶中有個畫面,是她還在做社區營造工作時碰到的難題,等公車時她碰到一位阿姨,跟她吐訴害怕失業的心情,讓她察覺到仰仗政府補助並不能持久,只有真的將市場經営,提升產品定位,才能保障大家有更好的生計,這也成了她創業動機的一部份。「我創業後第一個找來上班的,就是這位阿姨。」
編織心紋路
創業初時的心情很單純:「就希望有人來訪時,有個空間可以讓我們聊聊編藺草這件事。」於是她先從擺攤開始打開市場,從聖誕節慶只賣出一個鉛筆盒,到商家一口氣訂一百個名片匣,從和四位職人阿嬤合作到現在有卅位左右,摸索出屬於「藺子」工作室的良好口碑與形象。
不過,請試著把工作室想成一個連節點而不是商業點;透過這裡的物品,我們得以感受辛勤在地女性的人生溫度。有時客人會看到不工整的地方,她會建議想成這是手作獨有的特性;你當然可以看作是失誤,但也可看成是世上無二的紋路。阿嬤們的心理及身體狀況都會影響她們的作品,而怡雅都知道在做這些時,工作的人正在經歷什麼心情。這些對她來說不僅是商品,更是在地人的心情紋路。有位阿嬤就曾感嘆地對她們表示,來訂製的店家中,「只有你們叫我阿嬤,不是喊我阿桑。」當中的情感深度是很不一樣的。
藺草編織對廖怡雅來說,她看到的並不是一個快消失的產業,而是和生活本質相關的手作價值。她想讓來客覺得藺草手編物品,是可以讓生活變得有質感的好物,中間要傳遞的是人情溫度;她所嚮往的,是讓藺草織品重回到人們的生活起居裡,讓人回到自然環境的氣味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