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...
(2018)30歲女孩╳70歲阿媽 用藺草復興百年時尚

Cheers 雜誌報導 2018/05/01

海風不僅吹強了藺草的韌性,更吹出藺草帽將近一世紀的時尚。


30歲女孩╳70歲阿媽 用藺草復興百年時尚

 

作者/陳應欽Cheers雜誌第212期 2018-05-01 圖片來源:陳應欽
 
 
廖怡雅做的,不僅是藺草帽的文藝復興,更貼切地說,是帶領老阿媽延續苑裡人的夢想,傳承藺草帽的濃郁清香。
 

春日清晨,苗栗縣苑裡鎮的老街,陽光煦煦,一陣陣強風卻吹得身體直發冷。路旁的老阿媽說:「這裡就因為風大,才有堅韌的藺草和出名的藺草帽。」

海風不僅吹強了藺草的韌性,更吹出藺草帽將近一世紀的時尚。

日治時期,在政府大力推廣下,藺草帽成為上流社會的時髦配件。苑裡鎮志也記載,極盛時期,也就是民國40年初,苑裡、通霄、大甲一帶,高達42,000名婦女從事藺草代工。

 

然而,石化產業發達後,民眾習慣使用塑膠製品,藺草帽產業開始沒落。老一輩的藺草編織職人,想盡辦法留下榮耀,但年輕人卻無法感受藺草帽不僅是台灣之光,更曾作為經濟支柱,養育無數苑裡人。

 

幸好,30歲的廖怡雅,看見了藺草帽的美好。她在就讀聯合大學工業設計系三年級時,因為接下教授計畫案,和另外6個同學來到苗栗,協助苑裡山腳社區發展藺草產品。升上工業設計研究所二年級後,因為農委會的「大專生洄游農村計畫」,再度回到苑裡。兩度與苑裡結緣,廖怡雅心中埋下了在這裡實踐夢想的種子。

 

2017年,她成立工藝品牌「藺子」,在老街上成立藺子工作室,結合文創,將藺草帽帶向另一種可能。今年,廖怡雅則多了一個更在地的身分──苑裡媳婦。

 

拜訪當天,11位年紀加起來超過700歲的藺草職人,以熟練、敏捷的手法,繼續編織著藺草帽的希望,不讓技藝失傳。或許,廖怡雅做的,不僅是藺草帽的文藝復興,更貼切地說,是帶領老阿媽延續苑裡人的夢想,傳承藺草帽的濃郁清香。

 

為符合需求,廖怡雅(左)會與阿媽們進行製作前溝通,討論準備生產的藺草帽、藺草包規格。

 

藺子工作室不僅開發多種藺草帽、藺草包款式,並結合皮革、帆布等材質,創造藺草產業的新可能。

 

藺草帽編織完成後,再進行裁縫加工,細節絲毫不馬虎。

 

早期台灣農民多以種稻養家,不過通霄、苑裡、大甲一帶,藉由原生在沖積扇平原的三角藺草,替這幾個鄉鎮帶來繁榮。

 

 

 

相關網址:30歲女孩╳70歲阿媽 用藺草復興百年時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