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...
(商品細節與保養)藺子布花設計 | 藺子

2020年藺子推出屬於自己的布花款式,向大家說明屬於苑裡這個海線城市以及藺草田的故事,企圖帶著遠方的客人一起走入我們的草田生活。時間走入2022年,我們想進一步邀請諸位遠方的朋友,一同來到苑裡生活,不再限於藺草田中,而是看看苑裡孩子眼中的風景。

 

2022年 | 藺子布花

苑裡魚丸湯 : 

苑裡的孩子餐桌上總是有這麼一味湯,雪白的魚丸散發著濃濃的胡椒香氣,一口咬下是軟嫩的口感與濃厚的鮮味,胡椒微微的刺激調和了稍嫌柔和的口感,搭配著芹菜的鮮甜,簡單卻不單調的美味秘訣,是鯊魚含量100%的堅持。

 

 

 

黃頭鷺 : 

被稱為「苗栗穀倉」的苑裡以生產稻米出名,無須遠眺,僅僅是偶然的回首都能見到成片綠色的田野,以及縱橫其中成群的白鷺。這群有著金黃喙部及頭羽的鷺鷥們總是成群結隊,一點也不懼怕人群,農忙時節總能見到牠們緊跟著耕耘機搶食被翻起的蟲餌,恍然間彷彿是鷺鷥們驅趕著耕耘機在播種他們的伙食。

 

 

 

苑裡海濱 : 

苑港,位於苑裡鎮海濱北端的潮汐港,漁民們多是使用小膠筏或小型漁船,是於漲潮時逐浪而行的沿岸漁業,退潮時可見五顏六色的小漁筏停靠在港灣中,在西濱金黃的夕陽下與遠方的風車相映成趣。

 

 

 

抹茶海灘 : 

海風總在出水沙灘上肆虐,出水的海風既不腥鹹也不黏膩,僅有著衝破船帆的衝勁,強勁的吹散了海面的平靜,也切碎了散落於海面的光影,海風驅趕著白浪往岸邊的岩石而去,不同以往的新生命在潮汐間悄悄生成,從最初絲狀的滸苔,到如今繁茂多變的綠藻,在白浪輕撫中日漸茁壯。

 

 

 

 

2021年 | 歌劇院限定布花

建築設計師伊東豊雄,透過曲牆與玻璃帷幕設計,將歌劇院打造成了一座無界限且接近自然的「仿生」空間,人們身處建築內部,能感受到陽光、空氣與水的變化,使自然、聲音與藝術匯集於院內,生生不息。


在苑裡得天獨厚的環境下,這些自然元素也正是孕育出強韌正三角藺的關鍵,藝師們透過長年累積的技藝,將藺草編織成一件件的帽子、包袋、家飾品,讓這片土地的溫度、氣味與記憶,回到人們的日常。


歌劇院的建築空間設計,希冀喚起人類的感官本能;而藺子的商品則期待能喚起人們對於傳統工藝與手作的認知。這次於歌劇院所推出的限定商品,我們繪製了兩款以歌劇院建築元素為主題的布花,並製作成各式藺編布包商品,讓我們走進藝術殿堂,重新認識建築與工藝之美。

 

醉心酩酊

 

 

 

劇院建築

 

 

 

 

2020年 | 藺子布花

草田生活:
為了使藺編工藝永續保存,我們期望能穩固產業鏈,從源頭開始致力於藺草栽植。用友善土地的方式耕作,我們的草田生機勃勃,彩鷸、白腹秧雞和蝴蝶在草間自在生活。

 

 

 

海線生活:
藺子藉由設計加值與在地編藺師手工製作,達到環境友善、合理的收購價、工藝傳承的共好精神,讓這屬於台灣海線的傳統技藝,用煥然一新的樣貌進入生活。

 

 

 

月桂葉:
日治時期藺編產業興盛,全盛時期西岸地區有四萬多名女工從事編蓆、編帽。古希臘人將月桂葉編織成冠,象徵成功和榮耀,阿嬤們則用雙手傳承300年的技藝,將藺草交織成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。

 

 

 

時間的軌跡:
苗栗縣苑裡鎮仍保不少農地,車過苑裡,一畦畦的田野隨著季節的腳步渲染成鮮明的顏色,黃綠是春天嫩芽的顏色。四季更迭間,藺草循著時間的軌跡在苑裡傳香百年。

 

 

 

白腹秧雞:
草田裡的一號好朋友,白腹秧雞喜歡在泥巴裡啄食昆蟲、小魚和種子,怪癖是在清晨與黃昏時對著昏黃的日光大喊"苦啊苦啊"。

 

 

 

彩鷸:
草田裡的二號好朋友,彩鷸在田裡的棲地常被人類破壞,草田恰是牠們安全的居所,白天宅在草叢間,晚上出門吃消夜。

 

 

 

三角藺:
台灣苑裡獨有的「三角藺」,草香濃郁,質地堅韌且觸感細緻。阿嬤們用雙手編織,以三角藺點綴平凡的日常。

 

 

 

 

2020年 | 華山限定布花

時間釀的酒 :

過去的華山1914曾是「台北酒廠」。好酒需要經過時間的淬鍊,而工藝也在歷史的流動中綻放風味。發酵是充滿生命力的過程,期待藺編工藝也能隨著時間,蘊釀出醇厚的風味。

 

 

微涼 :

今日華山1914的紅磚區,為「日本樟腦株式會社台北支店」舊址。本款布花發想自樟腦的結晶,樟腦也是製作天氣瓶的材料,天氣微涼時會析出羽狀晶體。輕柔的羽毛落草帽上,為夏日帶來一抹清涼。

 

 

綠蔭 :

帶上草帽出門走走,漫步在綠蔭盎然的華山,陽光穿透葉子的間隙,落在草帽上、小路上、也落在涼爽的夏日裡。